當繭結成後,人們就要從繭上把絲拉引出來,變成一根根連續不斷的絲縷,若干根絲同時抽出並利用絲膠黏着在一起,這就是繅絲。一顆繭子可以從頭至尾抽出一根長約800至1000米的絲來。根據絲線要求的粗細可以組織不同數量的繭子來繅絲,但主要以七至八粒繭合成的「七繭絲」為主。繅絲需經過以下幾個步驟:
烘繭:繅絲的時間是非常緊迫的,因為繭子摘下後只能放7天,否則蛹便會化蛾,破繭而出。烘繭就是用熱力殺死繭內的蛹,並除去鮮繭的水分,以便長期貯藏。
剝繭:繭子的外衣纖維細而鬆散,絲膠含量又多,因此不能繅絲,剝繭就是要去除這層繭衣,以便進行下一道工序,從而提高生絲的質量。
選繭:這就是將那些不可以繅絲的次繭選除,再對繭子分類分級。
煮繭:利用水、熱和化學藥劑等的作用,使繭絲的絲膠膨潤、軟化和溶解,目的是便於找出絲的頭緒,順利地將絲從繭子上拉引出來。
繅絲:最後一個步驟就是繅絲,那是把煮過的繭理出頭緒,按產品地規格要求,把若干粒繭絲併合的過程。剛繅出來的絲稱為「生絲」,生絲經過精練就是「熟絲」。